Pi Network主网迁移路线图:代币分配机制及生态详解

Pi Network主网迁移路线图:代币分配机制及生态详解

Pi Network官方近日发布博文,阐述了基于网络发展优先级,详细规划Pi Network主网迁移路线图,并深度解析Pi的代币经济学与通证供应机制,帮助社区成员全面理解网络演进逻辑与价值分配体系。

一、主网迁移路线图:按优先级分步推进

1. Pi 主网迁移背景与现状:

  • 迁移工程的复杂性:需处理数千万用户6年来的复杂挖矿数据,确保诚实用户的准确性、安全性与公平性,剔除作弊行为。这绝非简单向数万个钱包空投通证,而是涉及多维度数据验证的系统性工程。
  • 阶段性成就:网络已完成超1200万用户的迁移,自主构建的KYC(身份验证)与迁移流程实现行业级可扩展性,且用户无需支付任何法币成本。
  • 开放网络的包容性:当开放网络(Open Network)的迁移条件设定为1000万用户时,即预见到部分用户会在开放网络启动后完成迁移,平衡了网络及时转型与大规模用户接入的需求。

2. 迁移阶段规划

Pi Network将分三阶段推进主网迁移,确保逐步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用户:

阶段一:基础奖励迁移(当前进行中)

迁移内容:

  1. 验证后的基础算力奖励
  2. 安全圈(Security Circle)奖励
  3. 锁仓奖励
  4. 应用程序使用奖励
  5. 已确认的Pi Node节点奖励

提示:暂不包含“推荐挖掘奖励”,优先保障核心数据的准确性。

阶段二:推荐奖励迁移(阶段一完成后)

新增内容:

  1. 包含通过KYC验证的推荐团队成员的推荐挖矿奖励。

阶段三:常态化定期迁移(长期计划)

执行方式:

  1. 采用定期迁移(如每月/每季度,具体时间待定),涵盖所有类型奖励。

设计目的:确保所有用户权益持续更新,避免一次性迁移的计算压力。

3. 特别说明:UI显示与实际迁移余额的差异

Pi Netowrk App界面显示的 “可转移余额” 采用简化估算模型以节省计算资源,而实际迁移至主网钱包的余额需经过精细计算 —— 逐笔核查用户历史挖矿记录及关联奖励,耗时更长。因此,UI界面显示的是首次迁移金额的保守估计,实际首批迁移已包含基础挖矿、安全圈、锁仓、实用应用及部分节点奖励(仅暂未纳入推荐奖励)。

二、Pi代币经济与供应结构

为确保公平与透明,Pi Network在创世即铸造1000亿枚代币,但通过以下机制控制流通与分配:

分配类别 最大供应量 占比
社区挖掘奖励 650亿枚 65%
核心团队 200亿枚 20%
基金会储备 100亿枚 10%
流动性保障 50亿枚 5%

各部分分配比例随社区迁移挖矿奖励的释放进度动态同步,确保任一时刻各部分在总供应量中的占比恒定。

  • 有效总供应量:当前实际流通的Pi总量,按与最大供应量相同的比例分配。计算公式为:

有效总供应量 = 主网区块链上已迁移的挖矿奖励 ÷ 65%

其他部分(基金会储备、流动性、核心团队)分别为有效总供应量的 10%、5%、20%。尽管所有代币在创世时按区块链协议要求完成铸造,但分配机制确保了迁移速度不影响各主体权益比例,激励各方共同推动更多用户与Pi迁移至主网。

三、挖掘机制:去中心化与可持续性设计

Pi的挖掘奖励遵循白皮书定义的指数衰减模型,发行公式随时间动态调整,基础挖掘速率逐月递减,确保通证释放的稀缺性与稳定性。用户可通过安全圈构建、实用应用使用、运行节点等贡献行为提升挖掘奖励倍数。每月分配至移动端的Pi总量由模型严格限定,通过系统级基础挖掘速率调控,避免通胀风险,同时鼓励网络参与度与功能性建设。

各类贡献指标:

  1. 基础挖矿
  2. 安全圈加成
  3. 应用使用加成
  4. 节点运行加成

特点:

  1. 每月发行总量固定;
  2. 贡献越多,个人倍率越高;
  3. 随着时间推移,基准奖励率逐渐下降,实现稀缺性。

Pi Network团队强调,主网迁移的核心原则是公平性、安全性与包容性,将竭力为所有通过验证的用户提供无缝迁移体验。代币经济设计确保网络长期价值与用户贡献深度绑定,避免短期投机行为。

本文由《派节点网》原创发布。

原文链接:Pi Network主网迁移路线图:代币分配机制及生态详解

旗下网站:派节点检测网》一键监测您的Pi节点运行状态

版权声明:本文系作者原创,未经许可禁止转载。文中所述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任何机构的立场。

技术支持与合作咨询:如您需要技术支持或有合作意向,请点击此链接联系Pi节点网技术团队。我们随时欢迎您的垂询,并期待与您的合作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